top of page

【推廣項目】

繁體

標題 1

見面 —— 行「拱手」

        「拱手禮」不知起於何時,但無疑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甚為普遍。「拱手」: 即兩手在胸前疊合,形成抱拳之式以表敬意。男子尚左,女子尚右。也就是男子用左手包右手,女子用右手包左手。這是民國前的標準見面禮。(請參看 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和 華人百科) 假如拱手下垂, 同時向前彎腰,這便是「作揖」,表示格外尊敬之意。所謂「打躬作揖」。

          如今我國西化的速度驚人,傳統的中華禮儀,幾乎蕩然無存。我們很羡慕印度人、緬甸人和泰國人,他們有自己的見面禮「合什」,日本人是「深鞠躬」,阿拉伯人行「額首禮」(SALAAM)又新西蘭毛利族人行「碰鼻子」禮。我國是個上下五千年的禮義之邦,竟然捨棄自己的一套傳統禮儀,跟隨西方見面時握手,實屬可悲。可幸 香港在農曆新年互相「恭喜發財」時還有使用。

          短短一百年前,我國的通行見面禮是「拱手禮」。那些年代,西方入侵我中華,各人都先後採用西方的握手,作為見面禮。拱手禮的數千年歷史文化,毀於朝夕,難道國人不感到痛心嗎? 什麼都是西方好,覺得自己中華文化一切都是落後的。

          如今新冠狀瘟疫大流行,為了避免交叉傳染,政府勸籲國民不要握手。那正是復興我國傳統拱手禮的好時機了。

註釋 1:

「合什禮」是把雙手掌對合於胸前, 指尖向上。「什」是指十隻手指。

註釋 2:

註釋 3:

「額首禮」(SALAAM): 行時把腰彎下, 同時把右手的手掌放在額頭上。

毛利族人的「碰鼻子禮」: 毛利族人是新西蘭的土著, 他們的人口只有數十萬。但是他們保留着自己的傳統文化, 保留得很好。他們的見面禮是「碰鼻尖」, 見面時鼻尖對鼻尖輕相碰撞。今天是21世紀了, 但毛利族人相見, 仍然是碰鼻子。他們以「碰鼻子禮」自豪。

  -----------------------------------------------------

赴宴 —— 穿旗袍

Lauren Tuck Tumblr

大公資訊-大公網

         近日我會與中國旗袍協會(香港總會)合作 致力推廣旗袍。

 

        旗袍源於滿清 1644年兄弟民族滿洲人入主中原 帶來了扣紐 (布紐) 的技術 從此國人的衣著 不需用布帶來捆捆紮紮。旗袍就是扣紐的技術帶來的成果之一。滿人又叫旗人 旗袍就是「旗人的袍」。

 

        旗袍在 1920-1940 年間上海人為它現代化 便成了今天的改良版旗袍。那時是旗袍全盛時代。

 

       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頒佈法令,確定旗袍為國家禮服之一。中華民國曆屆元首夫人在外交場合下多穿旗袍。時至2003年 民進黨執政,以「因時空環境變遷,皆已不合時宜」為由,把這法令廢除。

 

        劉少奇江澤民胡錦濤 歷屆中國領袖夫人出訪 均穿著旗袍。據說 中國外交部曾發佈通知,建議女性外交官在正式場合穿著旗袍。

 

        近年來,旗袍製作 在大陸已經重新成為服裝行業支柱之一,且發展潛力巨大。大陸近年已經出版的旗袍專著 多達數十本,近年來 以旗袍為主要服裝的 民國題材電視劇及電影 也大受歡迎。電影《花樣年華》、《色戒》和電視劇《旗袍》中的旗袍服裝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早在1933年,我國旗袍在芝加哥世博會上獲銀牌獎。1955年 荷裡活電影《生死戀》、1961年《蘇絲黃的世界》, 女主角穿著旗袍 美麗之處 轟動國際。最近訪華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夫人 與習主席夫人 齊齊穿上獨特設計的旗袍赴宴。 世界傳媒大幅報導 成為國際佳話。

 

         香港一般人對女士們穿的 叫作「旗袍」 而不論男女 此類衣服都叫「長衫」 但「長衫」是一個粗俗的日用語 不能登大雅之堂。何況傳統漢服 西洋的大褸、燕尾禮服等 都是「長的衫」。 我們倡議 不論男女 此類衣裳都稱為「旗袍」。希望國人珍惜旗袍這國粹 在宴會及其他隆重場合上 多穿旗袍。

 

         順便一提如今市面叫作「唐裝」或「功夫衫」的上衣 也是源於滿族。滿清時稱作「便服」 閒時家居穿著。

 

  -----------------------------------------------------

展望

人人行拱手   赴宴穿旗袍

旗 袍 郵 票

香港郵政於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七日以「旗袍」為題,發行一套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

 

旗袍是一九二〇年代以後流行的中國傳統女性服裝,最能展現女性的體態美和東方韻味。香港郵政特以「旗袍」為題發行郵票,回顧近一世紀以來旗袍的演變。一套六枚郵票,連同郵票小型張,分別展現不同年代旗袍的特色。郵票上的插畫,全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視覺藝術與文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繪畫;郵票小型張嵌有首次推出的旗袍形郵票;印製$20郵票小型張所用的紙張,更以聚酯纖維布製成,以彰顯主題。

 

$1.70 – 一九二年代的旗袍繼承了清代長袍寬闊平直的特點,裙襬長及小腿至足踝之間,衣袖短至手腕或手肘。

 

$2.20 – 一九三年代的旗袍為女性最普遍的日常服裝。當時的旗袍多為窄身修長款式,為方便行走,裙身兩側的衩開得較高。

 

$2.90 – 一九四年代的旗袍,長度縮短至小腿,衣領改低,夏天款式多省去衣袖,而且用料較前平實,裝飾極少。

 

$3.10 – 一九五年代的旗袍,袍身纖窄、裙襬收窄、衣領加高,是女性外出時最端莊得體的服飾,也成了白領麗人的主流上班裝束。

 

$3.70 – 一九六年代的旗袍,與一九五年代的風格相似:短身、修腰、剪裁貼身、下襬收窄,營造葫蘆身形的效果。

 

$5 – 一九七年代的旗袍,隨着西式衣裙興起而漸受冷落。當時的女性往往以旗袍作為禮服,旗袍因而成特別場合的服裝。

 

$10郵票小型張 ─ 當代的旗袍承襲傳統設計之餘,再予以改良和重塑,在面料、剪裁、款式等方面加入了更多時尚元素,故能歷久常新。

 

鳴謝︰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歷史博物館

小版張.jpg
首日封--全套.jpg
首日封1.jpg
bottom of page